互联网配资股票_联华证券公司_安全的网络配资

网上炒股杠杆 昔日房企巨头入局新能源车,房企“玩车”路在何方?
互联网配资股票_联华证券公司_安全的网络配资
互联网配资股票_联华证券公司_安全的网络配资
互联网配资股票
联华证券公司
安全的网络配资
网上炒股杠杆 昔日房企巨头入局新能源车,房企“玩车”路在何方?
发布日期:2025-04-25 21:25    点击次数:54

网上炒股杠杆 昔日房企巨头入局新能源车,房企“玩车”路在何方?

“以‘二次创业’精神,狠抓重点工作攻坚网上炒股杠杆,努力实现经营止跌回稳、转型快速推进、改革全面突破,奋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2025年工作誓师动员大会上刚刚明确“二次创业”精神,不久后绿地集团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随着经济周期的轮动,曾经“日进斗金”的房地产行业正在面临深度调整,而新能源行业则普遍被市场认为是下个十年的风口。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不少房企相继释放出对汽车产业的极大热情,纷纷以投资、收购乃至亲自下场造车等方式涌入汽车产业,但又纷纷败退。如今又一昔日房企巨头——绿地,官宣入局新能源汽车。业绩承压的绿地此番转型是添彩还是添堵?房地产转型路在何方?

转型: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

新春之际,昔日的龙头房企——绿地控股在多元化战略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其宣布成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公司,旨在借助进博会的资源优势,搭建国际化经营框架,进而打造一个规模达百亿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

据悉,该平台已签约首个出口订单,将以全球热门车型为主,预计将销往西亚、中东等地区,订单总量为5000辆,交易总额约为7000万美元。

汽车订单签约。

新能源汽车出口正热。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4.4%和35.5%,其中出口量达到128.4万辆,持续领跑全球。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空间依然巨大,有望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张玉良指出,当前,绿地正以“二次创业”的进取精神,提升老赛道、开辟新赛道、推动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是绿地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开拓新增长点的重要表现。

据绿地集团官方微信号信息,公司将依托进博会平台,发挥自身全球贸易供应链配置、海外资源布局及多年来在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整车出口、海外组装、服务集成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打造绿地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力争在未来三年实现年出口10万辆、年销售规模百亿元的目标。

具体如何操作?据媒体报道,接近绿地控股的相关人士介绍,绿地计划通过“整车出口+海外组装+技术授权”的组合拳,3年内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综合服务商,通过与车企利润分成、供应链金融等模式预计每年贡献收入30亿元。

绿地集团的转型举措与其近年来业绩下滑密切相关。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至-13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5.6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表现反映出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对绿地集团的巨大冲击。此番入局汽车产业,无疑是绿地集团寻求出路的一次尝试。

阵痛:房企跨界造车接连梦碎

当房企和汽车联系在一起,不免就让人心有戚戚,毕竟这些年房企跨界造车梦接连破碎,这也是外界对绿地此番入局新能源汽车颇为关注的重要原因。

一向被认为财大气粗的房企对汽车产业似乎尤为偏爱。在绿地集团之前,便有不少房企涉足汽车产业:2016年,万达集团出资5亿元投资珠海银隆新能源公司;2017年,华夏幸福出资3.3亿元获得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53.4%的股份;2017年,宝能集团投资66.3亿元获得观致汽车51%的股份;2018年,恒大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什么地产“大佬”们热衷造车?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指出,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前几年快速增长,房企手中有大量现金流,进一步扩张投资版图,打造“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是大部分房企都考虑的战略;另一方面,部分房企也有想借汽车产业投资,走产业勾地的拿地策略。

但这些跨界的房企几乎都是惨淡收场:公开资料显示,恒大汽车规划总投资超2800亿元,到2035年规划年产能达到500万辆,但从2024年开始销量已经全部归零;宝能汽车年产能规划超300万辆,累计规划投资超千亿元,但宝能汽车收购的观致品牌销量在2018年冲上6.32万辆后一路下滑,2021年观致汽车销量仅5200辆,2022年降至720辆,此后更是销声匿迹;背后站着合生创展的合创汽车也撑不住了,刚刚迈入2025年就造宣告走到发展的“尽头”……

合创汽车。

房企跨界造车为什么走不通?“对于跨界进入造车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缺乏汽车制造经验、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特点,这些企业在资金投入和持续研发方面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一旦市场变化或策略失误,再加上楼市下行带来的企业资金压力和投机机会丧失,就可能面临投资失败的风险。

而对房企来说,一旦投资资金无法收回,便可能遭遇更大的危机。宋红卫认为,“房企负债率普遍超过80%,这相当于用负债去投资,负债是有到期时间的,一旦到期无法偿还会使企业陷入现金流断裂,甚至爆雷的地步。”

新机:“轻资产化”提速

都想到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与“前辈”们不同的是,绿地集团并未直接选择造车,而是卖车,这条跨界之路能不能走通?

接近绿地控股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绿地集团已经拥有的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原有的汽车经销产业和进博全球商贸资源,都是此番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的基础和优势:“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的成立基于绿地现有的产业布局以及广泛的资源覆盖,该公司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还能助力绿地开拓新的业务赛道,优先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同时,该人士还表示,轻资产具有投入成本较低的特点,是绿地目前比较倾向的业务转型模式。

绿地一个以汽车为主的综合体项目启动。

事实上,绿地控股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其重心聚焦于传统的4S店业务,致力于深耕汽车服务业。据官方权威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绿地控股共在17个城市开设了32家4S店,主要销售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保时捷、宝马、MINI、林肯、凯迪拉克、沃尔沃、东风本田、雪佛兰等多个知名燃油车品牌。

同时,在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汽车服务,绿地控股还打造了商贸、酒店旅游会展等细分领域。但是整体来看,多元化收效并不明显,房地产和基建业务仍长期构成绿地控股的主要收入来源。以2023年财报为例,绿地营收约3550亿元,其中房地产和相关产业营收约1845亿元,建筑及相关产业营收1457亿元,这两大主业就占了超九成的营收。

绿地卖车能为公司贡献多少营收?绿地方面预计每年贡献收入30亿元。但业内人士却并没有那么看好。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市场并非一片蓝海,反而竞争白热化。头部车企凭借自身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据稳固份额,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它们不仅具备技术优势,还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诸多政策风险。

此外,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对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要求极高。绿地控股作为后来者,缺乏行业经验和先发优势,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重重阻碍,实现每年10万辆的出口量,难度不小。

但是,选择卖车而不是造车,没那么“烧钱”,不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也不至于血本无归。绿地控股证券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卖车只是下面的一块业务,肯定不会对公司总体业务有大的影响。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若绿地集团能够在价格、服务等方面构建差异化优势,此路并非不能走通。

投入少、风险小、专业化程度高的轻资产模式正成为房企转型的普遍选择,往往围绕地产主业的轻资产业务模式如代建、租赁、商业运营等。

同时,房企“轻资产化”转型正加速:继华远地产、美的置业、格力地产“退房”,今年初中交地产官宣退出“房开”业务,转型轻资产业务。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房企转型或者发展多元化业务可以实施“轻重并举”策略,积极探索轻资产业务;同时,房企应顺应行业趋势,业务策略从开发模式向轻重并举的开发、运营、服务一体化转型,经营目标从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向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快速转型。

华泰证券判断,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和筑底,以及房企股权融资、并购等政策方面的松绑,新一轮更为深化的转型浪潮可能正在孕育。“当前环境下,上市房企推动转型的意愿正在强化。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都有望带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其中的投资机遇值得挖掘,但也需要警惕转型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风险。”

南方+记者 周中雨   柴亚娟网上炒股杠杆